查看原文
其他

“法考”“考研”,该如何选择?

关注法治的→ 律媒智库 2023-03-25


对于一名法学院的学生来说,“法考”和“考研”,常常是摆在面前的一道艰难选择题。

有人首选“法考”,有人首选“考研”。

也有人认为,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今天,我们邀请两位“上岸”的小伙伴,听听他们的建议。



1


邓 淼

南京审计大学法学本科生、准法律硕士

对于法学生而言,法考和考研是横在面前的两座大山,令人无可奈何而又必须翻越。

是否要同时准备法考和考研的问题,我的建议是除非有非常强的自控能力、学习能力以及记忆力,不要轻易尝试同时准备法考和考研。

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法考和考研都需要很大的知识量。法考包括十几门部门法的内容,考研不仅包括了法学专业课,还要兼顾政治与英语的学习积累。所以法考和考研均需要完成大量的背书任务。如果考研要冲击名校的话,双考学习任务过重可能会导致后期压力过大,最终造成两败的结果,得不偿失。

其次,法考和考研在许多方面的知识交叉并不是很多。比如因为各个高校的专业课参考书目不同,可能会造成对于同一个问题,法考和考研的参考书有着不同的观点,从而导致知识点的混淆以及过大的记忆负担。而且法考的专业课考察十分全面,侧重于实务,研究生考试的专业课考察则更倾向于理论深度,这也导致了法考与考研知识中的重叠部分较少,很难做到二者同时兼顾。

最后,疫情的影响。2020年和2021年法考的报名时间、主客观题考试时间都被延后。今年的疫情情况仍然不容乐观,所以2022年法考的时间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我们应该考虑考研与法考的时间是否冲突,以及自己的心态能否成功应对这两门大考。

考研和法考作为法科生面临的两场重要考试,一定要联系自己的抗压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疫情的影响,全方位地判断自己是否要同时准备双考。不仅仅要考虑法考与考研知识点的重叠与关联程度,更要考虑自己是否会因为压力过大导致后期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去全面复习,应对考试。

对于法考和考研,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不管是选择了考研还是法考,还是双考,都是我们人生中宝贵的一段经历,也许最后会凯旋而归,也许最后会失落失意,但是这段旅程,永远是我们人生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2


张浩锴

南京审计大学本科生、在读法学硕士

法科学习的一大共同点就是需要记忆,而对于法科知识的记忆是不能完全死记硬背的。在准备法考或考研之前,首先需要培养职业意识,将所学所思同未来的职业规划、发展绑定起来。我支持法考、考研一道准备的基点在于实践与理论的紧密关联性,可以具细化为:

一方面,两者学习内容有很大程度的重合(这点在刑、民及相应程序法尤是)内容来源于法条本身,法考注重对法条的理解,考研注重对法条的记忆。记忆是理解的基础,而理解又能够促进记忆,譬如对民事合同无效情形的认定,法考会以选择题、判断题等方式问涉案行为是否会导致合同无效,而考研则会以大题形式如简述合同无效的情形、论述合同无效和合同可撤销的区别等;

另一方面,考研较之法考,法科记忆范围增多是一环,对英语、政治的考核又是一环,这两环往往成为考生经历法考后考研学习动力衰竭的诱因。

对于前者,重在态度。在计划法考考研同时准备伊始,首先就应坚定“绷紧学习弦一整年”的态度,持之以恒下才能将第一点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来年再战需要考虑立法变动、防疫推迟等因素下新增的记忆成本、规划成本和时间成本等。

对于后者,重在技巧。一般而言,英语记忆需要贯穿始终但每天放在起床或饭后半小时即能积少成多,政治记忆在法考后重点突击的效果立竿见影,且二者内容每个人或多或少有一定基础,相应内容的准备更多是补足短板而非另辟天地。

以往基础、精力信念、目标院校竞争力等因人而异,充分考量的计划阶段要“有希望”,计划决定后的实施阶段要“能坚持”,这两点在实现自我的目标上总是共通的。

最后,祝考生们能够一帆风顺,金榜题名。

【往期报道】

10家律所成入职“重点单位” | 南京大学法学院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发布

四成就业选律所!江苏一家法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都去哪儿啦?南京大学法学院就业质量报告(2020)

最高500万一次性奖励!“包邮区”扶持律师行业发展又见重磅政策

建强万人队伍,南京律师锚定2022年八大重点

酷爱跑步!热爱生活!49岁!董再强律师走了

“临时”成“临死”!律所被“责令改正”,3名律师被“警示”

律所参照实施!人社部、财政部、国税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失业保险稳岗位提技能防失业工作的通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